【蓋荳病例分享】脾臟腫瘤〡擁抱一點良性的希望

脾臟,是犬貓體內負責過濾血液與儲存血液的重要器官。近年來,脾臟腫瘤在中高齡毛孩身上愈來愈常見,尤其在某些犬種更是高風險群。然而,這類腫瘤在早期往往幾乎沒有明顯症狀,許多毛孩都是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,或是在出現嚴重嘔吐、極度虛弱等緊急症狀並送醫後才發現。但是,脾臟腫瘤一定都是惡性的嗎?這可不一定。 

在這篇病例中,我們會說明脾臟腫瘤的常見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方式,並分享一隻拉不拉多狗狗從發現腫瘤到手術後,病理切片結果為良性的過程,希望飼主不至於一聽到是脾臟腫瘤就感到絕望;同時,利用心智圖呈現良性和惡性脾臟腫瘤的治療選項,我們希望本篇能幫助每一個面對這個疾病的家庭,也希望能讓飼主看得更清楚,走得更踏實。


內容目錄

1. 脾臟腫瘤是什麼? 
   1.1 脾臟的功能
   1.2 脾臟腫瘤的高危險族群
   1.3 脾臟腫瘤的臨床症狀
   1.4 診斷方式
   1.5 治療選項
   1.6 術後照護方式
  1.7 預防方式
2. 實際病例-腹部腫脹+失去食慾的拉不拉多
  2.1 檢查診斷-觸診、X光、超音波到治療決策
  2.2 手術治療-脾臟腫瘤切除與病理切片結果
3. 給飼主的叮嚀
4. 延伸閱讀


1.脾臟腫瘤是什麼? 

1.1 脾臟的功能

脾臟是動物體內一個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器官,位於腹腔左側,鄰近胃部。雖然不像心臟或腎臟那麼「有存在感」,但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扮演多項關鍵角色。

  • 過濾血液:脾臟將血液中老化或受損的紅血球清除,避免它們影響循環與氧氣運送功能。

  • 免疫防禦功能:脾臟中富含淋巴組織與白血球,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。它能幫助偵測血液中的病原體(如細菌、病毒),啟動免疫反應。

  • 儲存血液與血小板:脾臟是一個天然的血液儲存庫,當身體面臨失血、壓力或緊急狀況時,能快速釋放儲存的血液與血小板來穩定循環與促進凝血。

  • 血液製造(在胚胎期較明顯):在胚胎發育階段,脾臟具備造血功能;出生後雖然此功能減弱,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仍可能恢復部分造血作用。

★ 脾臟並不是「不可或缺」的器官。一旦發生腫瘤、破裂或其他疾病,當脾臟必須被手術摘除之後,其功能會由骨髓(造血)與淋巴結(免疫功能)分攤,因此並不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與功能。

1.2  脾臟腫瘤的高危險族群

  • 中高齡犬貓較易發生脾臟腫瘤。

  • 犬隻:某些犬種如德國牧羊犬、黃金獵犬、拉布拉多獵犬、拳師犬、標準貴賓犬、伯恩山犬、平毛獵犬等較易罹患脾臟腫瘤。其中,黃金獵犬、拉布拉多跟德國狼犬仍是最常見犬種的前三名。

  • 貓隻:好發率沒有犬隻那麼高,但中高齡貓隻亦有發生機率。

1.3  脾臟腫瘤的臨床症狀

脾臟腫瘤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,主要包括:

  • 腹部腫塊/腹部膨脹或腫脹:觸摸腹部可感覺到硬塊。 

  • 活動量減少、嗜睡與食慾減退。

  • 嘔吐與腹瀉(腫瘤造成局部腹膜炎或壓迫到胃) 。

  • 體重減輕(由於腫瘤為消耗性疾病,會持續偷身體的能量,導致體重下降)。後期的症狀較為明顯,且可能代表腫瘤有破裂、造成腹腔積血(血腹hemoperitoneum):

  • 貧血:牙齦蒼白、乏力、呼吸急促。

  • 精神不佳突然虛弱或昏倒。

  • 呼吸急促或心跳異常。

  • 急性休克(病症末期):腫瘤破裂引起內出血,可能導致出血性休克。

1.4  診斷方式

  • 血液檢查:評估貧血、凝血功能等。

  • X光檢查:檢查腹部脾臟輪廓是否有改變。

  • 腹部超音波:初步評估腫塊大小與位置,超音波可以觀察腫瘤的質地和密度是否均勻,初步判斷良性或惡性的可能性,但無法確診 。

  • 腹腔穿刺:當腫瘤疑似破裂且有腹水時,抽取腹腔液體檢查是否有出血,當有發現出血時,代表腫瘤有破裂,當下須馬上緊急開刀,否則毛孩會因失血過多增加死亡風險。

  • 電腦斷層:手術前,進一步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關係,以便做更完整的手術規劃。可依據顯影特性來初步評估腫瘤的良惡性,同時評估有無周邊或遠端的轉移發生。電腦斷層並非最終確診工具,其主要用途在於進一步評估手術範圍以及腫瘤是否發生轉移。

  • 病理檢查:手術後,對摘除的組織進行病理分析,此為最終確定腫瘤良惡性質(確診)的依據

★ 一定要手術+病理分析後才能確診嗎?可以透過細針穿刺嗎?

細針採樣也可以嘗試採下細胞做成抹片去觀察;但因脾臟血液豐富,容易污染樣本或可能採樣到非病灶區域,準確性較低,因此還是以病理切片為最終確診依據

1.5  治療選項

  • 定期觀察:
    若為小型團塊時,可先採取追蹤觀察,觀察腫瘤是否有持續變大;若腫瘤狀態穩定,沒有持續變大,則有機會不進行手術,定期回診追蹤即可。若團塊有持續變大,且生長速度很快,則有高機率為惡性腫瘤,若腫瘤未轉移,此時則建議須手術摘除。

  • 手術切除

    良性腫瘤如血管瘤、良性結節性增生,通常可透過手術切除治癒。
    -惡性腫瘤如脾臟血管肉瘤(Hemangiosarcoma),為高度惡性腫瘤,
    若尚未轉移,則可透過手術切除,之後仍需進行化療、標靶治療以延長生存時間。
    若已轉移,一般會視病況再另外決定是否進行手術。

    -脾臟腫瘤的標準手術方式是將脾臟和腫瘤整個一起切除,原因有二:
    1. 脾臟是血管遍布、血液相當豐富的器官,因此若只有切除部分的脾臟,出血量較大,手術中風險極高。因此脾臟切除都是採完整切除,血管較好止血。

    2. 脾臟被移除之後,脾臟原本所負責的功能,會由骨髓(造血)與淋巴結(免疫功能)分攤 ,因此即使整個被切除,對身體的運作和健康,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。

  • 化學治療:對於某些類型的惡性腫瘤,可能需要輔助化療。

  • 支持性療法:包括輸血、止痛、抗生素等,改善術後恢復。

1.6  術後照護方式

• 術後觀察:監測腹腔及傷口有無出血和感染徵象。 

• 限制活動:若無其他特殊疾病的影響時,術後兩週內避免劇烈運動,例如:奔跑、上下爬樓梯。建議短時間牽繩散步即可。

• 定期回診:術後需定期回診,檢查恢復情況與有無復發。

• 營養管理:提供好吸收的飲食,支持免疫系統與整體健康。

• 穿戴伊莉莎白頸圈:防止毛孩舔舐手術部位。

1.7  預防方式

• 定期健康檢查:特別是中高齡犬貓,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。

• 早期發現:注意觀察動物行為與健康狀況,及早發現異常。

• 健康飲食:提供均衡飲食,避免過度肥胖。


2. 實際病例-腹部腫脹+失去食慾的拉不拉多

小齁是一隻10歲的男生拉布拉多狗狗,就診時看起來懶洋洋地的,有點沒精神,但是臉上有一種看了讓人覺得溫暖的溫和表情。

飼主告知主治醫師,原本狗狗的食慾很好,但是近期發現狗狗食慾異常下降、呼吸稍微會喘、有出現一點噁心想吐的症狀,這個狀態大概已經持續了兩到三天;此外,這隻狗狗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做健康檢查了。

2.1 檢查診斷-觸診、X光、超音波到治療決策

  • 觸診:狗狗的腹部明顯腫大,觸摸時,腹肌會用力收縮,並且狗狗出現低吼(代表觸碰牠的腹部時會不舒服或有疼痛感)。

  • 聽診:狗狗呼吸聲很喘,但初步聽診評估後不像是心、肺部疾病的問題。

    經過以上基礎檢查之後,緊接著安排X光檢查和血液生化檢查,先查看胸腔和腹腔,從大範圍的檢查找出病灶,希望藉此先找出導致牠很喘以及肚子會痛的原因,再決定下一步的檢查方式。

  • X光檢查:
    -狗狗有輕微的胸水,心臟有一點點擴大,在腹腔看到一個明顯腫大的團塊,看起來像是脾臟的團塊
    -腫瘤周圍看起來有發炎的狀況,推測有一點腹膜炎的狀態。

  • 血液/生化檢查:
    -血球容積比(HCT)*與血紅素(HGB)值偏低,顯示有貧血。

    -嗜中性球(NEU)與單核球(MONO) 值偏高,代表身體有發炎的現象。

    *備註血球容積比(HCT): 血液中紅血球所占的比例。

X光檢查之後,排除胸腔問題,我們將懷疑的病灶區域縮小至腹腔,緊接著安排照超音波,針對腹腔做更仔細的檢查,想確認腹腔的團塊是否確實來自脾臟。

  • 超音波檢查:確認團塊是來自脾臟的腫瘤,周圍腹膜發炎狀況嚴重,並且帶有些許腹水。

  • 超音波導引採胸水:胸腔抽取出的液體分析結果顯示為修飾性漏出液(發炎性的胸水),代表是組織發炎流出來的液體,而非腫瘤或組織化膿,推測極有可能是脾臟發炎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→ 導致產生胸水。

  • 結論:透過X光與超音波檢查,已能初步判斷為脾臟腫瘤。若需更進一步確認腫瘤的位置、大小及是否有轉移情況,電腦斷層掃描是可考慮的選項,特別是在體型較大的狗狗身上,因為超音波的掃描深度限制,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完整掃描所有腹腔區域*。

    *註2: 狗的身形較厚,超音波探頭頻率的極限是到約30kg上下的狗,超過這個重量範圍時,會因為深度過深,導致音波不好穿透,無法完整掃描到整個腹腔。

在本病例中,狗狗腹腔內的腫塊體積相當大,已造成對周圍器官的明顯壓迫,並引起腹膜發炎,導致狗狗出現顯著不適。考量到狗狗當下的臨床狀況,醫師與飼主討論了兩種處理方式:

  1. 優先進行電腦斷層,以利更全面的術前評估,讓醫師可以規畫較完整的治療流程。

  2. 盡快進行手術,以緩解狗狗目前的嚴重不適。

與飼主充分討論後,飼主希望能先緩解狗狗當下的疼痛與壓迫狀況,因此決定採取第二個選項,直接進行手術,先移除腫瘤,其餘的之後再討論。



2.2 手術治療-脾臟腫瘤切除與病理切片結果

手術切開腹部後,我們發現小齁的脾臟腫瘤其實已經有小範圍破裂了。

一般來說這樣的破裂會造成大量出血,狗狗容易因失血過多導致生命危險(例如出血性休克),不過小齁很幸運,牠的腫瘤破裂範圍較小,同時剛好破裂處被充足的網膜脂肪包覆住因此腹腔只有小部分出血、腹水以及腹膜炎,我們由此推測腫瘤破裂與胸腔的胸水、全身性發炎以及貧血有關。還好飼主有即時帶小齁來看醫生,因為,如果再晚一步,腫瘤開始大範圍破裂,那麼小齁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了。

完成手術之後,我們將腫瘤病理切片送往病理診斷中心檢測,並在一週後收到病理切片化驗。

報告:好消息! 小齁的腫瘤是良性腫瘤(血管瘤)!這代表著,只要術後好好休養一段時間,小齁又可以繼續和主人開心的一起生活囉! 

3. 給飼主的叮嚀

  1. 建議定期健康檢查,得以提早發現部分症狀較不明顯的疾病。

  2. 中高齡犬如果遇到食慾不振和精神不佳,建議進行較全面且詳細的身體檢查,而非單純針對症狀處理。

  3. 術後兩週內切記不要過度運動,牽繩散步即可。

  4. 我們曾遇過飼主在聽到毛孩得到脾臟腫瘤、在尚未確認腫瘤良惡性的當下,因絕望而哭泣。其實,根據研究統計,類似這樣因脾臟腫瘤造成血腹(腫瘤破裂出血)的病例中,仍有約三至四成的脾臟腫瘤為良性*,而本篇的小齁就是其中幸運的一員。因此,我們想透過這篇病例分享,跟各位飼主說:當得知毛孩罹患脾臟腫瘤時,請不要太早放棄希望;透過適當的診斷與治療,有時結果會比想像中更正面喔!

    *註3 參考資料來源: Ruffoni, E., Stewart, S., Khanna, C., Thomson, C., Tougas, G., Fenger, J., ... & Cawley, J. (2025).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345 canines with ruptured splenic tumors suggests benign lesions are more common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, 1(aop), 1-6.


Next
Next

【蓋荳病例分享】短顱貓阻塞性呼吸道症候群(BOAS)〡可愛樣貌背後的呼吸結構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