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蓋荳病例分享】狗狗胰島素瘤病徵與治療——狗狗全身無力原來是因為低血糖
前言:胰島素瘤是一種非常少見的腫瘤,會導致低血糖、共濟失調、癲癇等症狀。在這篇案例中,我們說明了胰島素瘤的成因、症狀、診斷方式與治療方案,並分享一隻虎紋米克斯犬的真實案例,希望可透過此篇文章幫助飼主提早識別病徵,及早治療。
內容目錄
一、胰島素瘤是什麼?
二、就診&症狀
三、檢查&診斷
四、治療
五、給飼主的叮嚀
六、後記
一、胰島素瘤是什麼?
1)胰島素瘤的成因
胰島素瘤通常是由胰臟中的β細胞過度增生所引起的腫瘤。這些β細胞負責分泌胰島素,當腫瘤發生時,它會不正常地分泌過量的胰島素,導致低血糖。雖然胰島素瘤的確切成因尚不完全明瞭,但可能與基因突變或胰臟某些細胞的增生有關。狗最常見的胰臟腫瘤為即胰島素瘤,其中有95%的機率為惡性腫瘤。
2) 胰島素瘤的臨床症狀
胰島素瘤的臨床症狀主要與低血糖有關,以下是常見的症狀:焦慮、虛弱、疲倦、後肢無力、肌肉鬆弛、共濟失調(運動協調障礙)、食慾增加、尿量增加、昏迷或癲癇發作,以上症狀容易出現在長時間未進食後,因為長時間未進食容易造成血糖低下。
• 初期:時有時無,但未進食或長時間運動後症狀會再次出現。
• 後期:會一直呈現這樣的狀態(由於神經系統消耗的葡萄糖量較大,因此低血糖會影響神經系統的運作)。
3) 胰島素瘤的診斷方式
診斷胰島素瘤需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:
• 血糖與胰島素測量:最基本的檢查是測量血糖、胰島素水平。當低血糖與過量胰島素共存時,通常高度懷疑為胰島素瘤。
• 影像學檢查:如腹部超音波、斷層掃描(CT)或核磁共振(MRI),其中最可以診斷出的方式為斷層掃描。這些檢查可幫助定位腫瘤的位置,確定是否可進行手術。
4) 胰島素瘤的治療方式
胰島素瘤的治療方法主要依據腫瘤的大小及是否惡性來決定,主要的治療方式
包括:
• 如果胰島素瘤的癌細胞尚未轉移到其他組織,那麼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。在腫瘤轉移前即早手術切除,平均生存時間有機會達到1年以上。
• 如果胰島素瘤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組織,則改為藥物治療與標靶治療,穩定病情。
→ 藥物治療:視個體狀況,給予類固醇治療。
→ 標靶治療:對於惡性胰島素瘤,部分病例報告與研究指出也可以採
用標靶治療(化療的其中一種)。
5) 胰島素瘤的照護方式
對於胰島素瘤患者的日常照護,飼主應注意以下幾點:
定期監測血糖:保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,避免低血糖反覆發作。一般飼主可在藥局購買簡易血糖機來測試血糖值。不過須注意,簡易血糖機的數值不一定精準,但是作為血糖值的基本監控已經足夠。
多餐飲食:避免長時間空腹或過量進食,以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。
服藥與回診:按照獸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,並定期回診監測病情。
適量限制運動:避免激烈運動,可改為低強度活動以避免血糖波動,例如:牽繩散步(在受控的狀況下走路)。
二、就診&症狀
小虎(化名)是一隻10歲的米克斯男生,牠一身虎紋的短毛,四條腿細又修長。2024年五月健康檢查時,發現有低血糖的情況,陸續看了幾家動物醫院後,排除了多種低血糖的可能性,直到八個月後開始出現癲癇反覆發作,緊急在他院就醫檢查之後,懷疑可能是胰島素瘤引起血糖降低,須拍攝斷層掃描做進一步地確認,因此轉院到蓋荳。飽受低血糖困擾的小虎,全身幾乎沒有力氣,無法站立,更不用說是走路了。當天虛弱的牠由主人抱著進來醫院,當主人放下牠時,牠只能臥倒在地上,靜靜地聽著主人和主治杜醫師的對話,時不時伴隨著癲癇的顫動。
三、檢查&診斷
初步了解過去病史之後,杜醫師安排了以下檢查:
血液+生化檢查:
檢測血糖值與其他各項生化指數(例如肝指數、腎指數),以便評估狗狗當時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麻醉,評估麻醉風險程度。斷層掃描
斷層掃描影像確認胰臟右葉的位置有團塊,在胰臟附近發現影像學當中的異質性顯影,與邊緣不規則腫大、疑似淋巴結的團塊。從影像特徵懷疑,癌細胞可能有轉移,為了確認是否為胰島素瘤,以及證實是否有轉移,於是接續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與採樣。腹部超音波+超音波導引細針採樣 Ultrasound-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(FNA):
照腹部超音波時,再次確認團塊的存在。同時,雖然透過影像學,已經確認腫瘤的位置,但仍須透過「細胞樣本」,才能最終確認腫瘤是良性或惡性。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初步了解細胞型態,杜醫師決定採取超音波細針導引採樣,一邊使用超音波照著小虎的腹部,一邊拿細針頭,從腹部胰臟的位置穿刺進去, 透過細細的針筒抽取小虎胰臟邊緣的細胞樣本。細胞採樣之後,我們先觀察細胞型態,初步懷疑為惡性腫瘤,並且胰臟和腹腔團塊的細胞相似度很高;除了內部先行觀察之外,我們也同時將細胞採樣送至細胞學專門機構,做進一步的確診。之後得到機構寄回的結果報告,確定其為惡性胰島素瘤,並且已經轉移到鄰近組織。
四、治療
如開頭有提到過的,胰島素惡性腫瘤針對個體狀況有不同的治療方式。由於小虎的癌細胞已經從原本的位置轉移至鄰近組織,即使手術可以移除肉眼可見的團塊(不正常的組織結構),也無法完全清除肉眼看不見的癌細胞。因此最終排除手術切除的這個選項,改採取搭配類固醇和標靶藥物Palladia控制病情(類似安寧與症狀控制的方式),使用藥物讓狗狗在生命的後期可以感覺舒服一點,並請飼主讓狗狗在家裡須維持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,讓血糖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。
幾次門診後,小虎的精神看起來有逐漸恢復一些,回診時也可以自己走進診間,而原本一直無精打采的尾巴,也終於稍稍有力氣抬起,出現一點點的弧度。
五、給飼主的叮嚀
• 注意早期徵兆:如無力、站立不穩、食慾增加、多渴多尿甚至突然癲癇發作,應該立即就醫進行身體檢查。
•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:胰島素瘤是一種較少見,同時也較不容易發現的腫瘤,因此除了注意前面徵兆之外,定期的健康檢查也可以幫助提早發現血糖的異常,如這個案例,就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當中發現低血糖的狀況。
六、後記
面對癌細胞已經轉移、無法手術移除的胰島素瘤,我們無法否認它的沉重與現實,因此在狗狗的最後這一段路,我們的治療目標,是希望能透過標靶藥物、類固醇與飲食控制穩定症狀、減少不適,讓狗狗可以稍微恢復一些精神、不必頻繁住院、能多待在熟悉的家裡、窩在主人身邊,和主人能有多一些有意義的相處時間。很遺憾的是,小虎雖然病情有穩定一段時間,但最後仍不敵病魔,成為了天上的小天使。
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小虎的案例,提醒每位飼主:即使只是小小的異狀,也值得我們多一分關注,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為彼此爭取更多的相處時間。如果你/妳有注意到毛孩最近有異常疲倦、行為改變,記得趕快帶毛孩來蓋荳檢查喔!
🔸參考資料文獻: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9611890/
Categories: 犬貓病例、犬病例、犬腫瘤科
Tags: 狗狗低血糖、狗狗癲癇、狗狗胰島素瘤、狗狗胰臟腫瘤、腹部超音波、
超音波導引細針採樣、斷層掃描